2011-02-23 09:54:40
前段日子,集团下发了一本题为“员工关系管理手册”的小册子,因为在公司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类资料,空闲下来,我饶有兴趣的翻看起来,快速的浏览之后,对里面的内容颇有感触,可能因为我也是内容所述的80后的缘故吧。
手册先叙述了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、特点、主要作用,在最后一节讲到了80后员工关系管理策略,分析了80后的一些显著特点,也深入浅出得列举出了现代企业该怎样更新观念,更为科学得教育80后,引导80后,管理80后和培养80后的实例和思路。大概的读完手册后,我的总体感觉是这本小册子道出了大多数80后的心声,不过应该不包括那些“80后的年龄,80前的思想”之类的“早熟”之辈吧。也有部分80后的人因为种种社会原因或者家庭因素,比同龄人更早得接触社会,甚至读书的时候就有意磨练自己的心智,摸索处世之道,锻炼生存能力,一出校门即已能胜任某个社会职位,承担起社会责任,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;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所致,早早的挑起家庭负担,过早的步入社会,在社会上摸爬滚打,最终拼得一席之位,个人也成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。我想姑且不论这两类80后的事迹和特点,因为毕竟目前已经陆续走上社会大舞台的大部分80后的确是带着鲜明的普遍特点和特有的“80后”特色,展现在社会和前辈人面前的。
80后注重追求个人兴趣目标和价值的实现,更加注重人本,他们需要尊严和信任,不再以不符合自己“价值观”的组织目标和利益为核心,他们懂得维护自我权益,淡化权力和权威,不再作传统倡导的“为了大我、牺牲小我”的“模范员工”,他们讨厌规则和束缚,自我意识强,不愿意隐忍不认同的人或事物,对不合自己“口味”的传统社会规则直接“say no”,他们不再觉得“稳定高于一切”,他们敢于放弃眼前的拥有的一切,“置于死地而后生”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,就算失败,也从不后悔。
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》记录,1980年至1989年间出生的人约为2.04亿,按照18岁高中毕业和22岁大学毕业这个年龄计算,80 后基本都已完成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陆续步入职场主流,而第一批80 后的人已在2010年已正式步入所谓的“而立之年”,成为社会和企业的“中坚”力量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他们开始褪去象牙塔里的天真和单纯,接触并适应着真实的“痛并快乐”的社会,而社会也同样顺应着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,去接纳,包容,锻炼和培养着新生代的青年们。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角色,同样面临着接纳80后,规范80后,融进80后,成就80后的重任。当80后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的时候,企业也同样被注入了鲜活的“新鲜血液”,更具朝气和活力,当他们被培养成企业的得力干将的时候,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有所不同。
小册子里提到的管理“80后”的必须坚持“公司ag九游会的文化”、 “坚持公司制度和原则”,“坚持培养责任意识”。我想这三点他们会双手赞成的。一个优秀的ag九游会的文化能历练一个优秀的“兵”,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,在出生和成长的年代和大环境的影响下,80后们是有种种缺点,但他们并不畏惧自己的缺点,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,乐于体验新环境,接受新事物,甚至改变自己。他们必将在大的环境下,在周围人和事物的潜移默化下,努力撇去自身的不足,充满干劲和活力,充满信心和勇气,去接受企业的考验和锻炼。
但是80后也非无条件的接受所有外界事物给他们带来的变化,让他们接受,需要有他们的方式和条件。想起一次培训课上,老师给我们出了个问题,“在座的80后,如果现在给你们每人每月加1000元奖金,但是你不能获得你的上司的信任;另一个选择是你可以获得你的上司的充分信任,而得不到1000元的奖金。你会怎么选择?”当时在座的绝大多数选择了后者,包括我。大家为选择了相同的答案而相视而笑,当时的共鸣让我们感到非常温馨。
80后不再把金钱和权力放在人生追求的首要位置,他们更看重尊重和价值。他们接受信任文化,接受快乐文化、接受开放文化、接受平等文化、接受独立文化。如果背弃他们的“道义”和准则,他们会直接说“goodbye”。他们接受引导和批评,不接受灌输和不公平;他们接受平等沟通和友爱互助,不接受发号施令和钩心斗角;他们不玩心眼,喜欢“打开天窗说亮话”;甚至他们的团队精神来自于共同的爱好或者共同的目标,就算是毫不相识的人也可以组建成志同道合的小团体。
手册也写了管理80后的一些策略,例如公司要树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文化,要建立完善且透明的机制,并注重引导而非宣贯,注重规范培训,而非洗脑式培训,注重沟通方式与时俱进,奖励当先及时,细分式管理等等。这些理论上的策略的确是非常醒目,也非常人性化、科学化,其核心就是一个“人”字,企业以“人”为出发点,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创造必要的条件,通过向他们表达尊重、关心、信任和理解,以及培养全团队的人性化氛围,来激发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,从而感动他们,激励他们去主动创新和创造,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就我们公司而言,前期提供给新生力的硬件环境和前期培训都已经相当不错了,关键是当真正的把他们放到一个“真刀实枪”的岗位上,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中之后,他们能很快的进入角色,融入角色吗?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,他们能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不作任何动摇吗?当他们在现实中有困惑和疑问的时候,我们是否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让他们去沟通?是否有专人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指导?我想每个选择“南玻”的80后都是怀揣着万般信心、百般豪情加入ag九游会这个团体的。万事开头难,过程的坚持更难,我们怎样留住他们的心,留住他们的热情,激发他们的创新力,这是一门学问。我想做好80后的管理,优化员工关系的工作并非一个人或一本小册可以完成,它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风气来促成,继而变成一种周而复始的惯例,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下去,最后方能成就“双赢”的局面。
8月,南玻又迎来了新一批的新生力队伍,这个队伍中大部分也是80后,看到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面孔,我想说,80后们,a za a za fighting(加油)!csg corporate wechat
legal description